2009年7月9日1445时,“安民山”轮在长江#48黑浮附近由于全船失电,车、舵失控,触碰东华能源码头,造成东华能源码头平台及局部引桥倒塌,2名码头工作人员落水,1人获救、1人失踪。由于“华航明瑞16号”避让不及碰撞“安民山”轮舵叶,造成“华航明瑞16号”轮船中断裂沉没,5名船员遇险救起。事故发生后,张家港市水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一、船舶概况:
(一)“安民山”轮:
船籍港:扬州,船长:199.99米,
船宽:32.26米,总吨:33511,
净吨:18799,主机功率:8510KW,
建造年月:2009年6月22日
船舶所有人: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1337时平江阴大桥下水,向张家港指挥中心报告船位,本航次空船由扬州开往上海,随后指挥中心值班员提醒该轮通过福南水道时需落实备锚了头、船长监航等安全措施,并安排“海巡0876”在福南上口实施现场维护,1428过福南水道53浮时,航速为10.5节左右,航行状态保持正常。
(二)“华航明瑞16号”轮:
船籍港:芜湖,船长:76.79米,
船宽:13.1米,总吨:1574,
净吨:881,主机功率:852KW,
建造年月:2005年3月21日
船舶所有人:王惠丽
本航次空船由湖北鄂州重载黄沙开往上海,未向指挥中心报告船位。
(三)东华能源码头:
码头长度:280米平台长度:80米
码头宽度:15米
建造日期:1997年
码头等级:54000吨
二、搜救工作开展情况:
(一)接报情况:
1445时,张家港市水上搜救中心接“安民山”轮报告,船舶发生主机故障请求抛锚,随后又报舵机故障。此时,指挥中心通过东华能源CCTV探头发现,该轮迅速向东华能源码头靠近并随即触碰,时间约1446时。
事故发生后,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通知“海巡0878”、“海巡0876”、“海巡0872”、“护航16”、“护航8”和执法支队现场救助;协调张家港港务集团船务公司立即调派大功率全回转拖轮前往救援;发布航行警告,提醒过往船舶注意避让,以策安全。闻讯赶至值班室的指挥中心领导迅速报告孔玉祥副局长,同时向扈国庆局长报告,在外出差的扈国庆局长指示:“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全力做好事故救援抢险工作,防止发生次生事故,并及时向上级报告。”随后指挥中心通知港区海事处、监管处及周边的执法车等立即赶赴东华能源码头现场实施处置。并于1451时,将事故信息上报江苏海事局指挥中心,随后报告市应急办。
(二)处置情况:
1452时,指挥中心通过CCTV显示“安民山”轮艉压着的船(即“华航明瑞16号”轮)随时有沉没危险,立即通知所有赶赴现场救助的海巡艇和拖轮抵达后首先救助遇险船舶的遇险人员,随即又通知打捞工程船前往现场救助。
1454时,“张港8号”拖轮、“海巡0878”等率先赶到事故现场,几分钟后,“华航明瑞16号”轮5名遇险船员被安全转移,仅仅几分钟后该轮在主航道沉没,直接导致了福南水道的临时中断。与此同时,救援船只陆续抵达现场,指挥中心立即对福南水道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指定海巡0876为现场指挥艇,负责事故现场的交通维护组织指挥工作,“护航16”在事故现场协助。安排“海巡0878”在长江#53控制和疏导下行船,通知“海巡0872”在福南下口控制和疏导上行船。同时发布航行警告,协请江阴、南通海事局配合,通报长江引航中心。
1511时,现场反馈信息,“安民山”轮船艏触碰东华能源码头主码头,由于码头无船进行装卸作业、阀门关闭,未造成泄漏污染。东华能源码头有2名工作人员落水,其中1人已被成功救起,另1人失踪。随后通知所有现场海巡艇、拖轮全力做好失踪人员的搜寻救助工作。
1540时,正式成立事故调查组,分4组展开事故调查工作。
1550时,孔玉祥副局长经现场勘验后,确定船首部已在东华能源码头上方,未造成船体破损。经船长同意,于1700时,在拖轮的拖带下将“安民山”轮临时靠妥双狮码头。后于2030时,将“安民山”轮系靠于张家港港务集团3-4#系船浮筒。
1556时,工程船“盐鞍捞402”轮赶到现场实施打捞清障。1640时,“稳强1”轮工程船赶到实施现场打捞。7月10日0005时,沉船船头部分拖离至航道外水域。目前船尾部分正在紧张作业之中。
1608时,市水上搜救中心指挥长卞东方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赶到指挥中心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2100时,扈国庆局长从外地赶回局指挥中心,组织召开会议,贯彻史和平副省长和江苏海事局领导的指示精神,对事故的搜救和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于2300时赶往现场,了解搜寻救助和清障情况。
1700时,由于沉船无法立即清除,考虑到船舶的航运需要,指挥中心在请示江苏海事局同意后,将单向通航的福北水道实行临时双向通航,利用AIS等设备加强监视,在福北水道安排了2艘专艇进行现场指挥维护,及时疏导船流。最大限度减少对过往船舶的影响。
三、本次搜救工作的启示: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本次搜救工作成功的根本
事故发生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江苏海事局等有关领导高度关注,通过现场监控指挥系统对整个搜救工作进行了实时指挥。江苏省副省长、省水上搜救中心指挥长史和平同志在得到事故报告后,迅速对搜救处置工作做出明确指示。张家港市副市长、市水上搜救中心指挥长卞东方同志立即带领相关部门,赶往水上搜救中心值班室协调部署搜救工作,张家港海事局扈国庆局长、孔玉祥副局长等领导迅速周密安排,组织相关人员赶往事故现场实施救援。
(二)科学指挥、处置及时是本次搜救工作成功的关键
由于张家港海事局实施了网格化管理,加强了指挥中心建设,整合了信息化资源。指挥中心有效掌控执法资源和事故现场的状况,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因此调派力量及时快速,指挥得当有力。及时救助了“华航明瑞16号”轮的5名遇险船员。同时指挥中心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实施了交通管制,临时开通福北水道双向通航,指定了现场的指挥人员和指挥艇,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开展遇险船舶和沉船的应急处置工作。一切皆在指挥中心的掌控之下、指挥之下和调度之下。充分体现了网格动态监管工作实施的效果。
(三)通力合作、协调配合是本次搜救工作成功的保障
本次搜救行动,外部的安监、公安、环保、卫生、港口等水上搜救成员均能及时赶到现场,相互及时沟通信息,共同采取应对行动。内部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现场的搜寻救助、应急处置、事故调查、后勤保障等工作,大家加班加点,并肩作战,充分体现了良好的海事精神风貌。良好的合作氛围、协调机制为成功搜救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张家港海事局指挥中心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