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镇江海事局船舶登记工作坚持依法登记、优质服务、规范管理,严格执行《船舶登记条例》、《船舶登记工作规程》、《船舶登记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船舶登记工作总体情况
(一)截止报告统计时点,全年依法核准船舶名称27艘次,办理船舶登记业务191艘次,其中所有权登记10艘次,核发船舶国籍证书22艘次,临时国籍证书77艘次,抵押权登记8艘次,注销登记11艘次,变更登记20艘次,发放《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43份,发放船舶IC卡11张,登记合规率和船舶IC卡发卡率100%,没有发生有理投诉。
(二)相关法规制度执行有力
认真执行《船舶登记条例》、《船舶登记工作规程》、《船舶登记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受理船舶登记申请,把好船舶登记关。登记合规率100%,没有发生有理投诉。
根据江苏局转发部局《船舶烟囱标志和公司旗登记管理办法》、《船舶登记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及《关于执行提前淘汰国内航行单壳油轮实施方案有关事项的通知》、《船舶交易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现有船舶登记制度,有效地规避船舶登记风险。
(三)登记工作内部规章制度健全
我局建立并实施了船舶名称审核制度,船舶登记审批制度,船舶登记档案、印章、证书、登记簿、登记系统、船舶信息卡等管理制度,内部监督和人员管理等相关制度也已建立。船舶登记相关法律、法规
和规范性文件配备齐全。登记工作实行A、B角制度,登记人员和数量满足工作要求。
(四)登记工作重点得到有效加强
在办理登记过程中,一方面按照行政许可的条件规定,强调手续齐全、材料完备;另一方面紧紧抓住当前工作中突出的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如随着地方经济的好转,我局辖区内镇江船厂发展迅猛,新造船舶数增长较快,新造船舶申请临时国籍登记上涨的幅度比较大,一年来共办理临时国籍登记达到77艘次,临时国籍登记管理的压力较大。为此政务中心窗口开设了“加急申请”通道。经领导审核同意后,突破非工作日的限制,简化常规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登记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五)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我局登记人员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致力于让行政相对人对登记工作产生由衷满意。为了提高登记效率,采用“预约制度”、“预审制度”等便民措施,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规定;为加快三级审批的程序,登记机关还设置短信提醒方式,保持审批环节的连续与高效,有效缩短登记的时间周期。
抓好登记质量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根本。船舶登记一定要具有真实性,船舶抵押登记风险不容忽视,稍不注意,可能面临各种法律纠纷。我局进一步规范船舶抵押权登记工作,完善内部流程,严格执行船舶登记的三级审批程序,重点关注,谨慎操作,使登记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二、登记船舶与登记业务统计分析
(一)登记在册船舶
1、按航区统计
表1
航区
|
艘数
|
总吨
|
单船总吨
|
占总数的百分比%
|
内河船舶
|
83
|
36344
|
437.9
|
72
|
沿海船舶
|
32
|
58014
|
1812.9
|
28
|
合计
|
115
|
94358
|
820.5
|
100.0
|
表1数据表明:
我局登记在册船舶中内河船舶为83艘,登记在册海船32艘。因地方海事局没有海船登记授权,在辖区注册的法人、自然人所有的海船均在我局登记;由于地方海事局也有内河船舶登记授权,我局登记的船舶不能反映镇江辖区内河船舶拥有的数量。和2009年相比,登记的内河船舶数量基本持平,沿海船舶增长达18.5%,沿海运输船舶数量增长明显。
2、按船舶种类统计
表2
船舶种类
|
艘数
|
总吨
|
单船吨位
|
平均船龄
|
客船
|
2
|
352
|
176
|
15
|
油船
|
4
|
1016
|
254
|
27
|
散化船
|
4
|
4062
|
1015.5
|
19
|
散化船/油船
|
2
|
5272
|
2636
|
0
|
干货船
|
2
|
2804
|
1402
|
14
|
杂货船
|
1
|
2664
|
2664
|
21
|
散货船
|
4
|
20583
|
5145.8
|
2
|
散装水泥船
|
2
|
691
|
345.5
|
12
|
驳船
|
15
|
11949
|
796.6
|
23.1
|
工程船
|
13
|
20807
|
1600.5
|
14.4
|
工作船
|
9
|
1012
|
112.4
|
16.5
|
其他船舶
|
29
|
16127
|
556.1
|
24.1
|
公务船
|
9
|
351
|
39
|
9.6
|
拖船
|
19
|
6668
|
350.9
|
20.7
|
合计
|
115
|
94358
|
820.5
|
15.6
|

表2中“工程船”主要包括起重船、挖泥船、疏浚配套船等;“工作船”主要包括航标船、油污水处理船;“其他船舶”主要包括交通艇、浮船坞、趸船等。
按照统计种类分析,登记的散货船总吨最大,其他船舶数量最多。说明辖区散货船向大型化发展,江苏京润海运有限公司在我局登记的“京润”轮总吨达10700。其余船舶变化比率不大。
按照船龄分析,今年辖区新造了两艘散装化学品/油船,散装化学品/油船平均船龄最小。客船、油船、散化船、驳船、拖船平均船龄比较大。客船、油船、散化船、驳船、拖船平均船龄都超过了老旧船船龄标准(客船、油船、散化船老旧船船龄标准分别为10年、12年)。
3、按船舶总吨统计
表3-1内河船舶
总吨
范围
|
船舶
艘数
|
登记
总吨
|
占总数
百分比%
|
未满50总吨
|
10
|
232
|
12
|
50—200总吨
|
18
|
2172
|
21.8
|
200—600总吨
|
40
|
14960
|
48
|
600—1600总吨
|
14
|
14942
|
16.9
|
1600总吨以上
|
1
|
3938
|
1.3
|
合计
|
83
|
36344
|
100
|

表3-2海船
总吨
范围
|
船舶
艘数
|
登记
总吨
|
占总数
百分比%
|
未满500总吨
|
10
|
3148
|
31.3
|
500—999总吨
|
5
|
4262
|
15.6
|
1000—2999总吨
|
13
|
27858
|
40.6
|
3000—9999总吨
|
3
|
12046
|
9.4
|
10000—19999总吨
|
1
|
10700
|
3.1
|
合计
|
32
|
58014
|
100
|

表3—1、表3—2、图3—1、图3—2数据表明:
(1)登记在册内河船舶总吨较小,主要集中在200—600总吨船舶,占总数的48.2%,主要是港口作业船舶和拖轮,单船总吨变化不大。镇江辖区内内河船舶中,国有企业(原港务局)的船舶一般在我局登
记,私营企业、个体的船舶主要在地方登记。国有企业近几年增加的内河运输船舶很少,增加的主要是一些港口作业船、趸船、工程辅助船。
(2)登记在册的3000总吨以下的海船偏多,占总数的87.5%。与2009年相比,我局登记的海船总吨变化不大,增加了3艘3000总吨以下船舶。
4、海船登记船东(按登记船舶总吨排序)
表4
序号
|
登记
船东
|
船舶
总吨
|
艘数
|
1
|
镇江海洋航务工程打捞有限公司
|
13835
|
5
|
2
|
江苏京润海运有限公司
|
10700
|
1
|
3
|
常州华海船务有限公司
|
9334
|
6
|
4
|
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8492
|
8
|
5
|
镇江恒润物流有限公司
|
6441
|
3
|
6
|
常州市奥海航运有限公司
|
4972
|
2
|
7
|
镇江市镇洋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
2299
|
1
|
8
|
扬中市海港物资有限公司
|
834
|
2
|
9
|
句容万新运输有限公司
|
496
|
1
|
10
|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
408
|
2
|
11
|
江苏京润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
203
|
1
|
合计
|
58014
|
32
|

从登记船东分析,镇江辖区登记的海船船东共11家。镇江海洋航务工程打捞有限公司是辖区最大的登记船东,登记船舶5艘13835
总吨,均为工程船(打捞船、起重船)。常州华海船务有限公司登记6艘散装化学品/油船9334总吨,是辖区登记船舶总吨最大的化学品运输公司。
(二)按登记业务类别统计
表5
年度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所有权登记
|
15
|
10
|
25
|
11
|
16
|
10
|
国籍许可
|
13
|
9
|
24
|
27
|
16
|
22
|
抵押权登记
|
1
|
2
|
0
|
2
|
10
|
8
|
变更(光租)
|
3
|
1
|
1
|
25
|
11
|
20
|
注销登记
|
5
|
7
|
31
|
12
|
15
|
11
|
临时国籍
|
18
|
26
|
39
|
51
|
58
|
77
|
配员核发
|
36
|
29
|
33
|
31
|
32
|
43
|
合计
|
91
|
84
|
153
|
159
|
158
|
191
|
所有权、国籍登记基本趋于平稳,我局严格执行2003年9月1日部海事局发布的《船舶登记工作规程》依法登记;临时国籍证书核发呈上升趋势。辖区临时登记的船舶数量增长了32.8%,主要集中在
镇江船厂建造的拖轮、江苏胜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建造的多用途船上。建造交付的船舶总吨增长幅度比数量增长幅度大。相对应最低配员证书的核发数量也随之增加。
抵押权登记数量略有下降,发放抵押权登记证明书8本,足以显现金融危机对航运企业的冲击和影响正在减少。
三、船舶登记管理建议
1、继续加强船舶登记管理。2011年的工作重点要继续按照《船舶登记机关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船舶登记机关和登记人员管理。鉴于涉及船舶的经济行为的多元化,为避免因船舶登记人员自身业务知识的缺乏导致登记错误或纠纷,有必要以适当形式提高登记人员的素质。同时注重船舶登记问题的深度思考,登记人员常常遇到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在工作中将问题集中、整理、讨论、思考,最终成为值得所有船舶登记人员借鉴的操作方法。
2、进一步规范船舶抵押权登记。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船舶抵押风险不容忽视。航运、造船企业多方寻求融资新途径,船舶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资产,往往被用来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办理船舶抵押融资的业务量将会上升。同时,船舶建造、购买数量开始下降,新登记船舶数量将会减少。针对航运、造船企业和金融企业可能增加的债务纠纷,完善内部流程,严格执行船舶登记的三级审批程序。
3、保证登记工作规范标准。船舶登记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按要求抓住每一个细节,认真审查有关的文件材料;在程序方面要重视审批流程的规范;在档案管理方面,整理归档要及时,一船一档,防止遗失。严格执行船舶登记各项规定,确保船舶登记工作规范有效。
4、完善便民制度,提高船舶登记服务质量。在原有便民措施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制度,提高船舶登记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和行政相对人的沟通联系,积极深入企业一线,有针对地宣传有关船舶登记
的法律法规;结合辖区特点,开通“快速审批通道”,减少企业登记成本;加强船舶登记申报人员培训,扫除申报过程中的不规范因素,通过提高申报质量,达到提高登记效率目的。
5、按照文件要求做好船舶识别号受理工作。根据部海事局文件要求从2011年1月1日起,各船舶登记机关将负责辖区内船舶识别号的受理工作。船舶识别号管理机制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海事监管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船舶管理信息化。我局将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切实落实责任到人,及时开展船舶识别号受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