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发展规划 
 
江苏海事局2017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05-15 浏览次数: 字体:【

  201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上级有关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主旋律,以稳中求进为主基调,紧紧围绕水上安全监管中心工作,着力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着力加强钻石航区建设,着力推进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着力服务水运行业转型升级,奋力推进江苏海事二次创业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主要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切实增强和发挥领导班子核心作用。深入推进“五好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两级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素养。落实和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充分发挥班子“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核心作用。二是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树立“学习、思考、创新”三位一体理念,建立“学习组织化、学习全员化、学习制度化”和“以考促学”机制,开展“争创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当学习型领导干部”活动。推动各级党组织抓住重大问题确立学习选题,围绕发展难题开展集体攻关,着眼科学决策进行交流研讨,学一个主题,研一个专题,解一个难题。三是充分激发党员和干部队伍活力。继续开展挂职锻炼和轮岗交流,组织举办处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和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开展“敢于担当好干部”先进事迹评选活动和“亮担当亮业绩”论坛。将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拟提任干部的重要平台,强化“双考核”,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突出党建工作量化考核测评。四是全面打造“四个一”党建体系升级版。着力抓好“四个一”落实,重点探索“4+X”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强化“X”自选项目。建立“三考三评”体系,完善基层党建示范点评选及党支部标准化考评方式。

  (二)不断深化改革攻坚任务。一是加快推进海事监管模式改革。积极适应船舶取消签证改革新形势,配套实施指挥中心、政务中心运行模式改革,实现海事监管“双轮驱动”。完善指挥中心组织架构,加大动态执法系统、水上搜救决策指挥系统和海事行政执法终端开发力度,建立新型海事动态监管指挥体系。推动行政审批机制改革,优化审批办理模式,探索实施政务受理“一表制”,复制推广船员证书无纸化申办模式,逐步构建全窗口全业务受理格局。二是全面实施基层执法机构改革。贯彻执行直属海事系统基层执法机构改革要求,出台江苏海事局实施方案,配套基层执法机构改革相关制度,构建基层“大动态+大静态”基本框架,形成“职能整合集约化、现场监管精准化、应急反应快速化、综合保障高效化”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升基层快速反应能力、综合执法效能和对外服务水平。三是不断深化水上综合执法改革。充分发挥长航局江苏区域协作联动机制牵头单位作用,深入推进水上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固化水上综合执法的制度、规范和流程,加快形成统一的水上综合执法管理体系,打造一批海事综合执法示范单元和综合执法全功能示范基地。研究解决综合执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树立海事部门在水上安全监管中的执法权威。

  (三)全面提高水上安全管控本质水平。安全监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任何时候不能马虎松懈,惨痛教训决不能再用鲜血和生命去验证。一是加大风险防范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制定《江苏海事局系统性事故预防工作指导意见》,完善事故预防预控工作要点,研究事故预测预警工作方法,建立三级水上安全预警机制和事故预防运行机制。推动省政府对长江江苏段渡船安全管理实施立法,研究落实《长江干线恶劣天气等条件下船舶禁限航管理规定》。健全事故隐患治理机制。评估修订《江苏海事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安全隐患动态管理数据库,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强化船员船公司源头管理。建立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工作机制,完善船员现场监管手册,全面建成船员现场监管体系。健全航运公司日常监督机制,探索制定全局审核员季度调派计划,全面落实航运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健全水上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持续完善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和沿海航行规定,跟踪优化12.5米深水航道初通期航行规定,推进水上过驳和治理船舶超载综合整治,落实与东海航保中心合作机制,加强辖区航道资源保护,不断改善航路航法和通航条件。严格执行各分支局、海事处(执法大队)领导在岗值班制度。深化实施“平安船舶”建设,切实加大对“四类重点船舶”,以及春运、两会、国庆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全面推进沿海航行船舶报告制和内河船舶电子签证管理,发挥“船港动态”功能模块作用,掌握船舶进出港信息。三是加强海事执法规范和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制定出台《江苏海事局行政检查管理办法》,全面推广《现场执法检查手册》,改版发布分支局海事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执法督查作用,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工作,强化船员违法记分和考评管理,持续推进海事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四是完善水上应急处置协作体系。组织实施水上搜救能力评估,编制辖区水上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研究建立水上搜救补偿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上应急救助。完善水上搜救成员单位合作机制,畅通日常沟通渠道和信息通报机制,提高应急处置协调联动能力。

  (四)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一是持续加大船舶危防监管力度。组织推广《江苏海事局加强危防监管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厘清船岸危防监管事权边界,规范危防行政许可,强化危防现场检查。推动省人大修改《江苏省内河水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提请上级研究修订内河危险化学品禁运目录,严格控制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品种,减少高毒性危险货物水路运输。加强水源地船舶污染防范,做好扬州江都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环境保护工作。建立散装化学品船舶安全防污染重点监管新机制,载运高风险散装化学品船舶现场检查率达到50%以上。二是大力倡导推广新能源、新技术、新船型。继续推进长三角船舶污染排放控制区建设,扩大船用岸电试点力度,减少船舶废气排放。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推广应用LNG燃料动力船舶,开展LNG燃料动力船舶船员特殊培训,加快海运老旧运输船舶、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加速长江江苏段LNG水上加注趸船进驻布点。三是切实加强联防联控和综合治理。加强与发改委、安监、港口、环保等部门的横向协同管理,整合沿江港口资源功能,强化水域岸线综合利用,加速沿江危化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危化企业和危化码头进入园区实施集中管理,促进长江水域岸线安全绿色有序利用。结合辖区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规划,配合港口管理部门推进散装化学品船洗舱站点选址建设,以及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规划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并实施船舶污染物接收、转移、处置和信息通报联单制度,防止船舶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

  (五)着力服务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是助推航运生产力实现转型升级。畅通航运大通道,推动沿江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实施中资“方便旗”船回国登记政策,积极扶持江苏籍海员队伍建设和江苏远洋船队发展壮大。全面发挥长江江苏段钻石水道作用,支持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支持南通通州湾、太仓江海组合港、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继续打造好江海一体化的国际海港区。二是推动实施航运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服务长江现代航运业发展,大力支持江苏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完善水上服务区日常监管和退出机制,优化现有锚地停泊区的设置管理机制。持续推进“苏冀电煤航线”建设,对符合规范标准的企业和船舶简化监管手续,提高港口和船舶的营运效率,促进航运企业“降本增效”。三是持续助力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海安凤山港、宿迁港等有发展需求、符合条件、时机成熟的内河港口升级为二类开放口岸,支持内河国际港口建设。优化现有一类开放口岸结构,实现提质增效,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大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力度,推动落实口岸“三互”大通关,推进贸易便利化。四是服务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全面保障沪通铁路大桥、镇江五峰山大桥、南京五桥、特高压跨江管廊等一批重点工程施工水域通航安全。

  (六)持续强化科技信息创新驱动。一是提高全局科技创新水平。加快云技术、移动执法办公、电子围栏、大数据和北斗定位导航、高分遥感、中小型无人机、单兵执法装备等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推进实现执法指挥和应急救助“可视、可测、可控”。要按照“智慧海事”建设要求,全面建成江苏海事数据中心和海事移动4G专网,全面推进“船员口袋”工程,完善“幸福船员”微信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江苏海事局长江干线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审批立项。二是以信息化提升管理创新能力。信息化的核心是数据,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要摒弃门户之见,打破部门分隔和行业桎梏,有力打破与涉水管理部门、航运企业间的信息障碍。要研究制定数据资源共享目录和公共数据开放清单,逐步消除局部信息化导致的“交换难、互认难、匹配难”现象,率先在江苏实现海船和内河船员信息融合。要配合部海事局做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复制推广工作,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努力实现“数据开放共享、网络安全可控”。三是大力倡导“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要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梳理海事行政审批和报备事项申请、受理、批复、送达流程,逐步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流程、同一标准”。要融合升级政务服务渠道,依托现有门户网站、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电子政务大厅、江苏省电子口岸平台等平台,全面对接江苏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建设,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实现线上线下办事无缝衔接,推动基层政务服务网点与网上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全面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外网申报、内网审批。

  (七)深入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积极构建激励干部职工成长成才、干事创业的环境和平台,完善基层执法人员关怀保障机制,改善基层执法站点办公生活环境,加强一线执法人员安全防护,各级组织和单位要着力研究解决职工队伍中存在的“入学难、就医难、食宿难”等现实问题,提高干部职工对海事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始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照“20字”好干部标准,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广大职工信得过的人选出来、用起来,建立覆盖全局的轮岗制度和局机关选调工作机制,列入考评考核内容。跟进研究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改革,形成奋发进取、朝气蓬勃、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国际化人才、领军人才、专业骨干和执法通才四个层级开展人才培养,建立衔接配套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各类人才成长提供制度保障。引入现代化、多样化培训模式,提高教育培训效果。继续推进“执驾合一”工作。坚持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到基层锻炼两年制度,满足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和现场监管需要。四是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各级党组织和团组织要帮助青年定规划、搭平台,送关怀、促成才,及时掌握青年思想动态,主动关心和帮助解决青年职工实际困难。要进一步强化“江海潮”品牌建设,坚持“青年人才导师制”,发挥各级“青年文明号”作用,通过导师帮带、典型引路、订单式培养等形式,丰富青年人才的成长渠道,帮助青年职工成长成才。

  (八)不断提升综合管理规范化水平。一是持续开展海事“三化”建设。按照部海事局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基层海事处和执法站点“三化”建设,统一执法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视觉形象,推动基层海事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二是有序推进装备设施建设管理。完成扬州海事工作船码头工程等6个项目工可上报。跟进落实40B型巡逻船等8个已报工可项目的批复工作。完成长江干线视频监控系统改扩建工程等6个项目初步设计报批。完成泰州靖江海事工作船码头等8个项目建设并申请竣工验收。做好常熟局等执法办公与应急救助用房动迁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优化全局各类装备配备和现场布点,做好“十三五”建设规划中期调整前期准备。三是统筹做好各项政务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完成公车改革任务,持续转变工作作风。组织开展内部规章制度的梳理修订工作。建立政策研究、决策参谋机制,建设江苏海事发展“智库”。强化工作督办和考核,督导全局各项工作高效开展高质量完成。密切跟进各项改革政策调整,切实提供经费保障;加强预算管理,开展项目定额研究,提高预算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预算执行率,落实好各项财务政策,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开展财务人员轮岗轮训,加大财务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加大内部审计检查力度,建立健全以规范经济活动为重点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规费稽查工作,加快制定港口建设费代征单位准入门槛和退出标准,研究制定代征单位信用评级和诚信管理制度,部署应用规费征收电子支付系统,建立健全港建费征管新机制。加快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加强政府采购及招投标管理,建立局项目评标专家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后勤服务和支持保障工作,研究综合基地管理模式发展方向,打造能力适应、保障有力、服务优质的后勤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国有公司管理机制,确保经济实体经营规范化,加强对公司员工和装备设施的管理,安全运行、合法经营,管理顺畅、有效控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海事中心工作。

  (九)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和海事文化建设。统筹做好2014-2016全国文明单位迎检工作,推动所有分支局参加新一轮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广泛开展工人先锋岗、巾帼文明岗等多类型多层次创建活动。深化特色创建工作,继续深化“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推动建立简明清晰、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江苏海事文化体系。二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和宣传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全面落实2016-2019年重大典型培树行动计划,制定出台国家级重大个人典型培树工作方案。更加重视“新媒体”运用,持续完善新闻发布工作机制,积极扩大话语权。三是增强群团工作活力和凝聚力。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特色职工之家。继续举办好职工综合运动会等群众性活动,统筹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巩固区域团建机制成果,推动团支部标准化建设和团建重点示范项目建设。

  (十)切实加强政风廉政建设。一是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建立健全责任清单机制。落实“四个一双”工作机制,通过集中考评、集中述职,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修订江苏海事局“151”惩防体系。强化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场所的明察暗访,灵活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保持惩治违纪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三是不断提升作风政风建设水平。针对巡视反馈的问题整改开展回头看,配合长航局完成局属分支机构全覆盖巡察,切实用好巡视巡察成果。持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管理并拓展至全体公务员。充分运用好政风走访、政风评议、网络平台等监督渠道,提高政风形势掌控力,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四是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筑牢政治信仰。以规范监督执纪权力为重点,强化自我监督,完善纪检监察制度程序。加强培养使用,把政治强、作风硬、德才兼备、敢于担当的人才充实到纪检干部队伍。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